选择竞技宝,获得最专业的体育与电竞赛事新闻。竞技宝平台覆盖足球、篮球、电子竞技等多项体育赛事,实时更新,确保您不错过任何精彩瞬间。竞技宝承诺为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助您深入了解每一场比赛。
来源:先进制造业
注:本文作者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分行助理副行长、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文一,进一步解释了中国经济崛起的秘密,指出工业化不是一个瓦特或马云就能做出来的,而是整个国家依靠集体力量和社会各阶层的合力下形成的。
01
中国早期的工业化尝试
中国1978年开启的经济改革和新工业化尝试并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事实上之前已经尝试了三次,第一次是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开始。
第一次工业化改革: 洋务运动
这一场以自救为目的的运动建了160多个现代化大企业,包括兵工厂和大型纺织厂,也搞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包括组建北洋水师,还选派留学生出国,终止了科举考试等等。但是这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努力根本不足以在中国辽阔的黄土地上引爆一场工业革命,因为它忽视了占人口90%以上的中国农民——这个唯一能够为工业化积累原始资本、创造剩余价值、孕育市场力量的巨大源泉。
本着自救为目的的洋务运动还是因为忽略了本质因素而昙花一现
正因为晚清精英阶层用了半个世纪无法解决中国90%以上人口的贫穷落后问题,无法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工业化积累、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的良性循环,结果朝廷债台高筑,国家风雨飘摇,“富国强兵”的现代化成为泡影,沦落成为一个被西方列强和日本瓜分的半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化改革:辛亥革命
西方列强的入侵最终点燃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工业化尝试。
这一次是从高层政治制度上着手解决工业化问题,当时最著名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认为专制政治和传统文化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阻力。辛亥革命提出“天下为公”的进步思想,当时的中国精英大力推广美国价值观,吸引西方资本,搞金融自由化市场经济。
南京路的十里洋场就是融合西方文化最好载体
在上海和广东这样的大城市和通商口岸,政府新建了一大批现代企业和国防工业,还有十里洋场和各种灯红酒绿的租界。但是这场以改造政治体制为目标的辛亥革命仍然没有触及农村这个中国社会的庞大基础,没有触及土豪劣绅的利益,没有能力动员广大农民参与工业化进程,结果还是没有能够在辽阔的黄土地上引爆一场工业革命。40年之后,农村仍然是一片赤贫,这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官僚买办政府的倒台。
其实辛亥革命依据的经济发展思路正好就是目前新制度经济学主张的东西,以为推翻了清王朝和专制统治,建立了包容性政治制度,保护了地主的私有土地产权和外国资本的利益,工业化就能顺理成章了。然而并没有这样,因为国民政府统治40年的中国一直是一个军阀混战,土匪出没,民不聊生,被列强宰割的中国。
军阀谱系
晚晴末年农村的贫穷景象并没有因为推翻满清王朝和建立包容性政治体制而发生任何改变。1920年代到1940年代长期在中国考察的英美社会学家们准确描述了民国时期中华大地私有土地产权制度和市场经济下的贫困惨景:
“在许多地方,农民就像是一群水淹到脖子上的人,只要再起一点涟漪就足够淹死他们了。在山西,最近几年有三百多万人饥饿致死,同时有约40万妇女和儿童被人贩子通过交易易手。”(英国经济史学家陶勒(R.H. Tawney)) “每年粮食储备耗尽之后的春季饥荒,就会大量出现奴隶(通常是女性),地主暴力,内战,地方性黑手党式的秘密组织,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兽行:这些就是中国世俗日常生活的真相。”(美国作家和社会学家William Hinton)(参见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这些图像可以说是所有前工业化时期农业社会的处境,也是共产党在中国发动激进土地改革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时代背景。因此才可以理解为什么毛泽东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中国花了近100年时间,不仅没有实现工业化,人均预期寿命不足38岁,农村仍然贫困,而且还国破家亡,落后挨打,被日本大举进犯、烧杀抢夺、肆无忌惮地蹂躏。所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决定向苏联学习,采纳了计划经济,希望更快地实现工业化。
计划经济下的三十年间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建立了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搞了一百五十多个大型工业项目,还有两弹一星。但是更重要的成就其实在农村。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耕者有其田,到处办了学校和卫生医疗防疫站,文盲数大大减少,人均预期寿命大大提高,农民生活习惯得到极大改善,水利建设欣欣向荣。虽然生活水平还很低,这些深刻变化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乡镇企业的爆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乡镇企业的大面积繁荣恰好是在所有农业国引爆一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于是乎,第三次经济改革和新工业化尝试在1978年悄然开始。
第三次工业化改革: 1978年 经济改革和新工业化尝试
这个基础还体现在通过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广泛建立了社会信任,军阀和地方恶霸势力被彻底歼灭,农民自我组织起来办事情搞生产的能力(即广泛形成原始企业的能力)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
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完全放弃了市场经济,人民公社剥夺了农民个体的自主决策权利,这第三次工业化尝试仍然面临着一个历史上同样的困境,那就是在依靠农业剩余来补贴城市重工业建设的方式下,广大农村仍然贫穷,生产力低下,靠牛耕地,粮食不够吃,城市普遍使用布票、粮票、油票等限量供应,消费品匮乏,重工业产品的零部件要么依靠进口,成本高昂,要么依靠手工完成,无法实现量化生产,以至于农业机械化遥遥无期。因此,如果没有一场新的改革,这种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为基础的工业化难以为继,无法引爆一场不仅生产技术能够不断升级而且普通百姓生活水平能够同时不断提高的“工业革命”。
与清朝和民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相比,建国后完全的计划经济建成了一套基本完全的重工业体系,但是为什么还是无法引爆工业革命?中国前三次工业化尝试中究竟缺了一些什么关键元素?这是邓小平当年改革开放时面临的历史和世界难题。
清朝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已经具有比同时期欧洲和英国还要好的市场机制和土地私有产权保护,如果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国当时分别用了50年和40年时间应该可以引爆工业革命并基本实现工业化。可是没有。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运动。
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毕竟都含有市场经济。所以邓小平当年改革开放时拒绝全盘西化,拒绝全面否定社会主义时期的伟大成就,而是决定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元素的基础上引进市场经济元素,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走通了。
邓小平的新经济改革终于在洋务运动120多年之后,在辽阔的中华大地成功引爆了一场震撼全球的中国工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的威力,是当年大英帝国崛起时的100倍,是当年美利坚合众国崛起时的20倍,它猛烈地撞击着18世纪以来由欧洲殖民主义肇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已经并将继续给非洲,拉美,亚洲,甚至欧美发达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会,因此成为人类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全球历史和地缘政治事件。而这一点,资源富饶的、盲目崇拜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的非洲没有做到,民主政治和金融自由化普及的拉丁美洲没有做到,工业、科研、教育基础雄厚的东欧和俄罗斯在彻底引进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后也没有做到。
02
从历史阵痛中崛起的中国式工业化
从某种角度来说,流行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非常肤浅和错误的,以此训练出来的经济学家们仅仅是从计划经济失败的角度来看问题,认为1978年前的中国之所以没有实现人均收入和百姓生活水平的经济腾飞,就是因为搞了土地改革和建立了很多国有企业,就是因为动用了国家力量高经济建设,就是因为国家办了那么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就是因为建立了一套共产党的基层行政组织,就是因为搞了公立医院和国有银行。因此他们建议把这些东西全部私有化,把党和地方行政机构撤销,让西方训练出来的中国人或者干脆西方人和西方资本来管理中国(甚至殖民中国),然后中国经济就可以腾飞了。
然而,作为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并没有有腾飞,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也没有腾飞。全盘西化不就是回到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私有产权保护和市场机制状态吗?但是这样会奏效吗?答案是否定的!
简单地像俄罗斯改革那样把所有国企和国家资源私有化并且让政府退出一切经济领域、放弃一切形式的产业政策,绝不会奏效!要知道俄罗斯在改革前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化了的国家,而且具备欧洲文化传统,在全盘西化的改革以后都沦落为依靠出卖自然资源为生的无法生产自己的家电产品的国家,那中国改革开放时还只是一个拥有80%农业人口的普遍用牛耕地的农业国,像俄罗斯那样被彻底的私有化和自由化折腾以后的景象可想而知。
让我们再次重温晚清时期的私有土地产权和市场机制下,中华大地的资源是如何配置的:
“毫无疑问,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像这个泱泱天朝上国一样,深陷于如此多灾多难周而复始的贫困。没有哪一年,这个国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朝不保夕的人们不可计数。只要来一场使一个省粮食歉收的干旱、洪水或其他什么灾害,整个人口的三分之二会立刻挨饿。你会常常看见乞讨的大军,其中有男人、女人和小孩,他们一起行进,只为在什么村镇找到一点点给养。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抵达可能获救的目的地之前就昏倒在路旁死去了。你会看到他们的尸体躺在田野和路边,而你经过他们时大概都不会加以注意:毕竟这一恐怖的惨景在中国实在是太平常而熟悉。”(摘自法国天主教随军牧师1839-1851年期间游历中国后写下的《中华帝国见闻》,参见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第五章)
其实人类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一直处于私有制和天然市场经济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历史学家描述的马尔萨斯贫困陷阱状态,而不是工业化的状态。小农自由市场经济和土地私有产权制度是根本无法开启工业革命的。贫穷农业国采纳计划经济的目的正好是为了打破这种靠私有制无法打破的均衡状态。正是因为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没有让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反而被欧洲列强欺负,所有贫穷国家在独立建国以后才渴望另找一条新的道路来实现工业化。
那么当年的大英帝国是如何依靠私有产权保护和市场经济机制首先打破这种天灾连年的马尔萨斯状态的呢?
很多西方训练出来的国内学者说是因为有了民主和自由。可惜英国工业革命至今虽已有将近250年,西方经济学并没有弄清楚它发生的机制究竟是什么。所谓大英帝国是在民主自由的良好私有产权保护和完美市场机制与法律制度下开启工业革命的说法是一个弥天大谎。
著名经济史学家默克尔(Mokyr)指出,在工业革命前夕和初期:
“英国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法律和秩序来保护工业财产和人权,而是充斥着大量的抢劫和偷盗,以及由经济或政治上的民怨引起的地方暴动……(当时)的英国并没有1830年之后(即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警察队伍那样的专业警力,法庭系统也笨拙而昂贵,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公。因为没有官方正式的法律执行机制,整个英国依赖着民间残酷惩罚的威慑效应维持治安。惩罚大多是私人性的,犯罪预防大多是民间自己实施的:超过八成的犯罪惩罚是由被害人私下实施执行的。” (参见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因此,经济史学家克拉克(Gregory Clark,2012)才无可奈何地哀叹到:“解释工业革命仍是经济史上的终极大奖。它到目前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穷其一生,但总是无果而终。”这是为什么目前只有不到15%的世界人口完成了工业化。
别说率先开启工业革命,就是连模仿别人的工业革命也很难!因此才会有这么多落后国家没有实现工业化。这不是因为他们都搞了计划经济,反而是因为在漫长的农业私有制度下没法自然产生工业化,它们有些才去采用计划经济的。这个计划经济如何出现的历史事实一定要搞清楚。
现在国内有些经济学家们非常肤浅,说因为中国以前是计划经济,没有私有产权保护,因此中国没有实现工业化。他们从而就认为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只需要恢复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政府全面退出,放弃一切产业政策,工业化就能自动实现了。问题是这么简单吗?简单采纳市场经济和私有产权不就是回到清朝和民国的状态吗,那时候为什么没有能力开启工业化?
那么他们可能说因为清朝是封建专制,它不是包容性的民主制,因此只靠清朝的土地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无法开启工业化。那么孙中山搞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比英国光荣革命还要彻底,光荣革命只是限制皇室的权力,孙中山把它全部都推翻了,那应该可以在清朝的私有制基础上引爆工业革命了吧?但是却没有呀。菲律宾和巴基斯坦都有民主自由的市场经济和英美法律体系,工业化了吗?
这些经济学家们可能说中华民国历史还不够长,如果让蒋介石继续掌控中国,可能早晚就会引爆一场工业革命,就像他去台湾以后的情形一样。不会的。运气好的话,大陆在蒋介石治下最多就是变成一个中等拉美国家那样的贫富悬殊的缺乏自主工业能力的国家,而且因为缺乏自然资源,肯定比一般拉美国家贫穷,绝对不会有中国今天这样的经济腾飞和制造业崛起。
别忘记了老蒋当国下的经济膨胀
事实上蒋介石到了台湾以后彻底反省了他在大陆犯的错误,学习共产党搞了土地改革,而且用大陆带去的大量黄金作为后盾发行新币,阻止了通货膨胀,又依靠美国提供的技术援助和轻工业品市场,依靠一系列正确的轻工业优先的产业政策,依靠政府协助开辟国内外市场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台湾才顺利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谈到)。
其实中国清朝的私有产权保护和市场机制比同时代的欧洲和英国还要好。中国历史上的农业文明创造了一系列的先进的市场机制,但是都无法引爆一场工业革命。虽然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但根本就没有能力根除农村的贫穷,没有能力改变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虽然上海这样的十里洋场表面上看来很繁荣,但是这场政治革命根本没有触及占中国人口90%的最底层和最根部,所以它不可能引爆一场工业革命。
所以,考察世界历史,你会发现仅仅靠私有产权保护和市场经济,没法产生现代企业和工业化。工业化不是一个瓦特(蒸汽机发明者)或马云就能做出来的,十个瓦特和马云也搞不来工业化,它是国家意志的产物,是整个国家依靠集体力量和社会各阶层的合力下形成的。市场只是一个手段,只是一只手,国家和政府是另外一只手。要两只手才能够举起重物,才能创造市场,才能够办工业和教育,才能把人民组织起来,才能把广大的农民组织动员起来,才能共同致富。而这个组织工作需要强大的国家行政力量,并依靠正确的产业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
英国恰好是人类近现代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是一个经过与欧洲列强争霸和百年战争而崛起的国家。它通过连绵不断的战争,学会了动员国家资源修建公路运河,学会了管理财政预算,学会了发行政府债券,学会了如何通过商业和贸易来培育制造业和军工业,学会了利用全球贸易和在海外市场倾销制造品所获得的利润与税收来支付战争,学会了制造业与军工业的军民融合,学会了兴建学府来鼓励研究火炮和航海技术,学会了重商主义的发展战略下的炮舰外交和全球殖民,学会了如何鼓励商人去组织农民利用剩余劳动时间在工场手工业从事手工产品的大量制作和出口。
英国画家德卢戴尔布格笔下的工业革命
一句话,英国通过战争学会了掌控全球贸易,又通过贸易学会了扶持面向全球市场的制造业和工商金融业,再通过制造业和工商金融业学会了坚船利炮下的全球殖民和统治。它做到了战争-贸易、国家-市场的正循环,并由此导致了“制造-出口-再制造”的工业革命。
工业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它有自己的顺序和规律,不能违背。你如果还处于原始农业社会,就希望通过引进重工业和现代金融实现工业革命,一定要失败。欧洲列强通过几百年的殖民掠夺、国家主导的全球贸易、帝国主义战争和带血的原始积累,才开启和实现的工业革命,你后发国家希望通过新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一步到位,那可能吗?
作为后发国家,我们通过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历史和技术引进可以把自己工业化的时间大大缩短。但是我们不可能在没有国家扶持和正确产业政策诱导下仅靠农贸自由市场和土地私有产权就实现工业化,就像小孩不可能在原始森林里自己学会数学一样。
搞产业政策也不能违背人类工业化历史和工业革命的规律,搞跳跃式发展,不通过轻工业革命就开始搞重工业升级,不学会加减法就开始学微积分。重工业产品的量化生产需要巨大的生产规模和研发规模,因此也需要巨大的市场和商业网络才能够支撑和盈利。
一个农业国,连规模化生产小商品的市场条件都不具备,包括产业链以及所需要的销售和运输网络都没有建立起来,怎么搞重工业?即便可以用手工制造重型机械的零部件,用人力在泥泞路上运输巨大的重型机械设备,用人工代替机器实行“规模化”农业生产,但是这个系统能够自负盈亏吗?具有国际竞争力吗?产品能够出口赚取外汇吗?因此,就算要复制别人的工业革命也是不容易的,需要采纳正确的方法和顺序才能够复制英国工业革命,如果复制成功,这也算是在自身条件产生的工业革命。
这也是为什么我把美国复制英国的工业化也叫工业革命,把中国复制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也叫工业革命,而且只有在成功复制了别人的工业革命以后,才有机会在下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中领先。当年的美国是如此,日本也是如此。
我们不能小看一个国家复制英国工业革命的意义。事实上中国将会在完成自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目前人类正在开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领先全世界。这一点我等一会如果有机会再来细讲。
因此,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工业化之所以这么顺利地崛起,很快就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全球最具活力和规模的制造业大国,就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依靠国家力量和正确的产业政策走了一条正确的产业升级道路,成功复制了人类历史上的原始工业化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即轻工业革命),工业三位一体繁荣,并正在完成(复制)第二次工业革命(即重工业革命),和处于开启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我们之所以顺利,因为改革初期我们主动回去补课,补上用手指头学数数和做加减法的课,在80年代培育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吸收了上亿的农村劳动力,让农民致富,全国城乡都是小商铺,胚胎发育了原始商业交换网络,扩建了原始初级公路和铁路,降低了交易成本,然后在这个发育良好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才在80年代末引爆了以劳动密集型大工厂体制为特征的轻工业革命。
然后再由轻工业创造的巨大市场条件和物流需求,在90年代末引爆了我们的“三位一体”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即能源-电力-通讯-高速公路-高速列车网络建设的繁荣,从而又才引爆了我们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规模化生产几乎所有生产工具、桥梁隧道港口和重型机械设备(包括军事设备和武器)的革命。这场革命是重工业领域实现对冶金、钢铁、矿产、大型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化工材料等的规模化大生产。
换句话说,受到对机械设备、中间产品和交通工具等产品市场快速扩张的刺激,煤炭、钢铁、水泥、化纤等生产和技术迎来了高峰。这一时期共有400多万公里现代公路建成通车,比历史上美国工业化同期的公路多出50%。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的高层政府官员从美国考察回来的时候,对美国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我们不能指望赶上美国,只是修美国的高速公路体系就要花我们上百年乃至千年的时间。
现在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可能还会更多)建成的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比全世界其余地区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半。高速铁路涉及钢铁、冶金、复合材料、机车、新型动力、底盘、制动、电源、稳压、感测、通讯、电讯、制动控制、信号集成、信号传输、安全控制等几十个科研和工业部门和数百个制造门类,和数以万计的产品种类,涉及工业和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和监管体制以及生产管理的完善,是“中国制造”整体水平急剧上升的标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竞技宝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竞技宝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